close

Electra Heart  

(圖片來源:itunes store US)

文:咖啡因

        即將在10月15號發行“Electra Heart”第三張單曲"How to Be a Heartbreaker"的威爾斯歌手Marina and the Diamonds,夾帶著BBC Sound of 2010第二名的知名度,自今年4月發行新專輯以來,已在許多國家登出賣座佳績。用流行樂基調及電氣旋律大談情感關係及角色認知的內容,是我這個夏天一直反覆播送的一張專輯。*

        強調女力及感情的元素,在當代流行音樂產業中,其實並不是件新鮮事,甚至被玩到有點公式化,著重bithy特質或是independent的元素,也同樣出現在這張專輯裡,但如果大家去點閱她在youtube頻道中錄製的影片,可以發現這張專輯不只想講上述的東西。

        誠如網路上其他樂評的分析,這張專輯實際上充斥著濃濃的美國元素*,尤其讓人聯想到好萊塢電影劇本提供的角色形象。 像是首波主打”Primadonna”,就讓人覺得Marina and the Diamond像是在演出風華絕代的好萊塢女演員,唱著大家都愛我的人生哲學,而頂著髮卷的專輯封面,也不禁讓人聯想到已逝世51年的女明星Marilyn Monroe。

        儘管從歷史的角度來看,明星體制發展的階段其實還不算久,但在全球化資訊快速流動及汰換的狀態下,能夠持續成為當代消費符碼的元素,不得不讚嘆Marilyn Monroe的明星魅力,甚至也讓人感嘆,明星體制的利用形式,實在是千變萬化,炫目難解。

        譬如借Marilyn Monroe元素作為專輯封面,又或是將其個人生命史作為電影素材的”Poupoupidou“*,甚至是替她翻案的紀錄片”Marilyn malgré elle”*,都是當代社會再消費她的一次可能形式,然而,這種穿越年代的使用經驗,我們到底該怎麼理解?Marilyn Monroe對當代人而言是什麼?是誰?對過去的人又是誰?又是什麼?

        若是順著Edgar Morin*的話說,明星其實是一種現代資本主義下的神祇,滿足去宗教化及功利社會下無安定感的大眾一種信仰的存在,實際上,當我們進一步觀察在公開或是私底下崇拜明星的舉動,你很難說這些行為不能被看作是一種宗教崇拜。

        神的存在既然是為了保佑信仰者,他的一切舉動也被視為某種意義:即具備道德意涵,信仰者可以從中解讀出某種遵行的法則。戲謔的是,現代明星既然承繼了神的角色,在行為上,也必須遵從相似的邏輯,因此,他的行為必須放在道德面上看,因為他是一名公眾人物,他的行為會影響他的粉絲,這樣的準則被要求在道德、舉止、品味上,也必然地外延到他個人的私生活上。

        然而,在看到這麼多的紀錄片以及自傳電影,甚至像Marina and the Diamonds側寫了明星在私人行為以及公眾表現上的拉扯及掙扎,為何我們仍一再把這樣的議題化約為明星個人的課題?當明星一再用失序的態度喊著自己也是有七情六慾時,我們為何還只是把這些情緒當作是閑嗑牙的日常話題?

        要活出一個理想的人生已經不容易,更何況要活出兩種人生的明星們。

 

﹡Marina and the Diamonds(瑪琳娜鑽石)的”Electra Heart“(愛戀之心)已由華納臺灣代理,實體唱片行及網路通路都可以找到這張專輯。

﹡花果山的Gau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shadowboxer/34681158

”Poupoupidou“(夢露謎情)DVD已由台聖發行,網路及出租店可以找到。

”Marilyn malgré elle”(鏡頭下的女神 : 夢露),2012/7/31於公視《記錄觀點》播出。

﹡Morin, Edgar著,鄭淑鈴譯,2012《大明星:慾望、迷戀與現代神話》。臺北:群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urstorysen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